人生就该好好玩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日

大家好!今天是九维正式开业的日子,我想同在座的各位简单地做个分享。

一些人可能就好奇了:“通常地讲,一家公司的年度报告都是在存续一年后再规律性地进行回顾与展望,你怎么第一天就上来做演讲了呢?” / “你是不是成了公司名义上的小老总,就开始给自己贴上成功人士的标签,有点飘飘然了呢?” ... 不是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草根创业往往以失败告终,这既是第一次亮相,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这次演讲,没有场地,也没有观众,在这怪异般的“自言自语式”表演中,我是最好的听众。 保持清醒,持续自省,九维才可能坚强地活下去。

“九维”两个字,其实来自两位创始人昵称的组合——老九和小威(通“维”) ,有趣的是我其实比老九略大几个月,这样的称呼就有了反差萌。 给公司想名字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我们绞尽脑汁想了几天,都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名字。 在 2 月 14 日下午,我正忙着奔波找租住的房间,从一间公寓出来的时候,天空中突然飘起蒙蒙细雨,于是我从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一把伞。 沿着火炬大道步行前往下一个看房点的时候,我经过一个下穿式隧道,收起了雨伞,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想法: “路面的下沉和上升,其实是一个维度的变化,在二维的地图上可能看不出来,切到三维模式就很直观。” 做任何事情,包括创业在内,都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维度,全面地观察,才能够更好地决策。 这种认知维度的跃迁,恰似创业的本质:在更高处看见道路的全息投影。 具体需要多少维度才算够呢?忽如一夜春风来,“九维”这个词出现在我的脑中,我立即和老九提议了这个名字。 同时我也和他补充说明:“九维这个词也发音通‘久违’,直播间的观众和我们就应该像久违重逢的老友一样亲密。” 于是,公司的名称就这样确定了。

刚才我提到了“直播间”和“观众”两个词,相信部分人已经能猜出我们的业务形式了,直播,而且是游戏直播。 可能又有一部分人要诧异了:“游戏直播赛道现在像春运期间的火车站,而且整个行业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这样的选择有点不聪明。” 当我的家人听说这件事时,第一反应是担心我,说你是不是被合伙人骗了,是不是要出境?他们就差把“不务正业”这四个字说出口。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很多具备一定社会阅历的人,应该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关于游戏直播行业,从 15 年开始,我已经观察了很久,包括在直播平台出现的初期就关注了很多游戏主播,看着他们的粉丝量一点点从小做到大。 17 到 20 年是行业红利期,22 年游戏直播开始明显走下坡路,主流的直播内容已经转向带货、知识付费、创意性内容和文化传播,且有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周围的很多人,甚至包括我自己在内,对于现在入局游戏直播这一决策都是不看好的。

当然事无绝对,也有利好因素,2024 年黑神话悟空收获了巨大成功,预示着将来中国游戏行业会出现更多的精品 3A 大作,相关的工业化流程将愈发成熟, 这些作品既满足了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有承担对外文化输出、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电子游戏将不再是“精神毒药”。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前几年大环境的影响,有不少的人在失业后选择了孤注一掷,加入独立游戏开发行业。 根据开发周期来预估 , 从 2025 年开始,中国的独立游戏作品将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早期局面可能是良莠不齐,佳作难觅。至于精品独立游戏的成批出现,则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沉淀。 这样来看,游戏直播领域只要“品味”正确,找到独特的定位,还存在着很多新的机会,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内容生产和服务行业,为观众提供情绪价值。 凡事既讲缘分,也讲究顺势而为,只要站在了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其他时间都是在为抓住机会做准备。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而对老九来说,他个人在游戏方面是有一定天赋的,因此对相关的事情有着极大的热情,而且能坚持实践,这是优点之一。 刚刚毕业的他朝气蓬勃,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正是我这种当过几年牛马的人所欠缺的。 沉稳久了,就忘记了什么是热烈。顾虑太多,那就永远无法行动。

那为什么我在一开场就悲观地说“九维可能连活下去都是问题”呢? 这取决于一些很现实的考量:初始资金、试错机会、迭代速度和可预测性,而且这几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 创业不仅仅依赖于热情 , 还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商业头脑。 我尝试去问自己:如果我是一个天使投资人,面对目前的九维公司,是否有投资的意愿?坦诚地说,NO. 缺乏高增长潜力和明确回报预期。

先讨论初始资金的问题。如果有 50 万的启动金,我可能会选择餐饮或电商行业;如果有 200 万的启动金,我可能会选择传统制造业; 如果有 1000 万的启动金,我可能会选择科技创新,加入人工智能应用创业的大潮;再多的话,可以考虑玩资本金融那一套了。 而 10 万的注册资金,意味着轻资产创业,那么可选的路线就很少了,做自媒体和直播的确是较好的选择。 对个人而言,10 万看上去可能还算一笔不小的数字, 但是一旦实际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经营,那么就会从各种奇奇怪怪的地方支出,很多情况无法提前预估,因此最先遇到的是现金流的问题,这是必然的。

你得先准备好半年甚至一年的资金来保障公司能够运营,员工能够生存,才能有底气说我要创业。

看过《繁花》的朋友应该对游本昌老爷子扮演的爷叔印象深刻,爷叔告诉各位宝总:要做生意,需要赚到的钱远比明面上想到的要多。 如果借 100 块做生意,20 块是利息,一个周期内要做到多少营收,生意才可以继续做下去? 年轻的阿宝可能会觉得 120 块就够了,而爷叔的答案是 280 块,120 是偿还贷款加利息,60 是生活成本,100 用于维持规模做下一轮。这得是暴利! 所以当老九和我提到一起拿出 10 万来创业,前期营收不足,而且将本应该公司考虑的员工生活成本转为了个人风险来承担时。 这让我是很质疑的,因为我不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创业 , 就好像给病危的人挂上了氧气瓶。 但没过多久我就说服了自己,认为这样才有挑战性,不妨“愣头青”一回。

试错机会其实是受到了初始资金的影响,想要在大海中禁得起风浪,那么创业的船就必须要造的坚硬。 与大学鼓励试错的环境截然不同,在社会中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有的时候代价惨重。 如果决策错误,可能就会跌得头破血流,那也只能硬生生地抗下去,一旦抗不住,公司就倒了。 合理规避风险,控制试错成本,我想是创业初期第二需要注意的问题:小心驶得万年船。

那我不试错不行吗?比如老九现在的英雄联盟游戏直播已经有了些许起色,保持现状是否足够? 带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不适合创业,更适合成为打工人,通过职位晋升来提高收入。 整个行业是在不断变化的,假设英雄联盟这个游戏一年后就凉透了 , 亦或者脑力和体力跟不上游戏节奏, 到时候再考虑转型已经为时已晚,所以需要提前调研和做好准备。 直播行业和传统生产制造业在思路上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在资本积累与资产增值方面—— 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被重新投入生产,转化为新的资本,从而实现资本的积累和资产增值。 例如,传统制造业通过投资新设备、扩大生产线,将剩余价值转化为更多的不变资本,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推动了资本的集中与积聚。

转换到直播行业视角,个人 IP 的核心价值来源于主播的劳动和信用,包括内容创作、互动表演和情感连接等。 主播通过直播活动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用于维持自身劳动力再生产(如生活成本、设备投入),另一部分则作为剩余价值被平台和资本方获取。 将这些资本重新投入内容生产(如升级设备、组建团队),从而形成正向循环。例如,某些头部主播通过成立 MCN 机构,将个人 IP 扩展为团队化运营。 现在讨论这些对于目前的九维可能还比较遥远,这只是可能的设想。

单从提高剩余价值率的角度来看,从事直播行业也颇有些给平台当牛马的味道。 延长劳动时间显然是不可取的,提高劳动效率则需要通过优化内容质量、增强互动效果来实现。 这就取决于人了,涉及到内容生产的领域,最宝贵的资产是人脑中的创意(其次是执行能力),就好像给公司起名字,创意的产生具备不可预测性。 如果缺乏持续的创意,纵使通过扩大员工规模来实现更多的内容产出,也很难保证取得线性的收入增长,毕竟这世界不缺人,缺的是人才。 九维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由于受限于人力规模和能力储备,目前我们根据市场反馈的迭代速度很慢,可能验证一个想法就要用掉一个月的时间,也还没找到科学的评价流程。 这就牵扯到创业需要的另外一个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我们必须把自己作为资产去增值,才能够更高效更科学地产出,加快产品迭代节奏。

速度要快,节奏要稳,想法要多,执行要好,否则就变成了温水煮青蛙——这不是简单的事。

这也其实就是需要焦头烂额地去琢磨的问题:原始直播内容如何不断改进?怎么形成独特的直播风格?后期产出什么形式的视频? 如何降低对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建立多元化的收入模型? 如果是想要将单一 IP 做到头部(客观地说,这点极难,也容易形成执念), 这些细节就需要打磨到极致,获取更多的受众,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提升他们的付费意愿。 在这方面光靠自我感觉良好是不够的,比如我们几天前产出了一条风格有所变化的视频,却没能获得预期的市场反应,这挺打击人的,但也说明我们的判断有误。 我的反思是:我们不应该闭门造车,傲慢地只去考虑我们能做什么,还需要考虑观众想看什么。 如果最后发现一条路的确走不通,可能就需要及时止损。哪怕最终彻底推翻,走与游戏直播截然不同的道路,可我们的前期积累和成长不会消失。

前面说了这么多,都在陈述客观事实,为了赚取面包而奋斗!但最后我也想谈谈诗和远方。

我坚信在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我们便会贪婪地成长,也会在这些磨砺中发现新的机会。 例如我们为了服务于直播而去开发的运维和数据分析工具,是否能解决更多人的需求,这其中是否有商业机会? 以及在游戏直播中积累的能力和经验,可以泛化到户外直播、传媒制作等领域。 我一直坚信的世界大势是:中国的对外文化输出会不断增强,自媒体的破墙会导致传统西方媒体将无法继续洗脑西方民众对于中国的认知。 那么我们顺势而为,选择以视频的形式对外输出中国面貌,让西方民众也睁眼看世界,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呢? 或者说,我们将来是不是有机会从直播游戏做到可以独立制作游戏,创造属于九维的第九艺术?

创业是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而九维的诞生,正是我们对梦想的一次勇敢尝试。尽管前路漫漫,困难重重,但我们深知,真正的成长往往源于逆境中的坚持与突破。 游戏直播行业或许已过了红利期,但我们相信,只要找准定位,深耕内容,依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创业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创造价值。无论是通过直播为观众带来情绪价值,还是通过未来的内容创新推动文化输出,我们都希望九维能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意义的品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学习、迭代,甚至可能彻底转型,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梦想的执着与热爱。

说到这里,我想回到文章的标题——“人生就该好好玩”。其实,创业就像一场地狱模式开局的游戏:资源有限、敌人强大、规则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失败。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以游戏的心态去面对:认真对待每一个挑战,享受每一次突破的过程。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这场游戏的一部分,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通关,更是在过程中找到乐趣与意义。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无论未来如何,我们都将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与九维共同成长。 在游戏中活到最后,不仅是对胜利的追求,更是对梦想的坚守。 让我们携手并肩,迎接每一个挑战,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What do you think?
  • 0
  • 0
  • 0
  • 0
  • 0
Comments
  • Latest
  • Oldest
  • Hottest
Powered by Waline v3.5.2